古城開封掀起手工燈籠制作比賽之風
http://www.mcbcoating.com 2018/1/24 8:58:19 來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點擊:次
信心對于一個人,乃至一個民族都至關重要。同樣,古城開封邁向偉大復興的道路,不能沒有文化自信。市十一次黨代會指出,開封要以高度的文化自信,以“開”的宏大氣魄,創新激發文化發展活力;以“封”的頑強韌勁,傳承堅守城市文化之魂,努力把開封建成一座獨具魅力的國際文化旅游名城。
文化自信凝聚著一個城市、一個民族的靈魂,但如何走進千家萬戶,如何傳承發展,如何變成更持久的力量和加快文化發展的源泉和動力?作為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的宋都古城文化產業園區一直在探索。2015年,借助“文化+”的強大融合力、創新力,各種要素在大宋上元燈會這個平臺上碰撞交融,催生出精彩紛呈的文化活動,但讓群眾文化活動“唱主角”的基本原則未曾改變。其中,聯合市教育局、市文廣新局在全市中小學、幼兒園開展的“迎新年 掛彩燈”手工創意制作比賽活動,就是宋都古城文化產業園區一個有益的嘗試。
經過4年的努力和探索,如今,“迎新年 掛彩燈”手工創意制作比賽作為一項全民樂享參與的文化活動,在全市已經蔚然成風。就像一位參賽者說的,“每到新年和元宵佳節,不制作一盞集聚全家人智慧的手工燈籠,手都會癢癢”。
構筑文化高地,開封有基礎,未來有希望。數字無言,卻是最有力的見證:2015年,收到孩子們制作的手工燈籠近3000盞;2016年,收到8000多盞;2017年,收到1萬多盞。2018年,我市中小學生參與制作比賽的熱情空前高漲,在參賽條件和制作標準更高的情況下,截至目前收到燈籠11326盞。制作精良、構思巧妙的手工燈籠,必將成為2018大宋上元燈會一道獨特亮麗、活潑生動的風景線。這一組組看似冰冷的數字,一盞盞各具特色的燈籠,折射出古城人民越來越堅定的文化自信,也說明這項活動越來越深入人心并且已經成為一個響當當的節會品牌活動。
每年,“迎新年 掛彩燈”手工創意制作比賽活動啟動后,立即得到全市近百所學校的響應和參與。孩子們積極報名參賽,充分發揮聰明才智,大膽想象,利用各種材料制作出造型獨特、美觀新穎的彩燈:用彩色絲襪制作的荷花燈、用瓶子和勺子制作的菠蘿燈……除了造型各異外,這些彩燈的內容也極富創意,有的體現了生肖文化,有的展現了古城特色,還有的向大家進行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
活動開展的同時,非遺文化、彩燈文化、民俗文化、宋文化等由非遺傳承人、民俗專家等同步向孩子們講授。其中,大家熟知的“汴京燈籠張”第七代傳人張俊濤,每年都會走進學校,向學生講解彩燈文化、民俗文化等,現場向孩子教授制作燈籠技藝。除此之外,宋都古城文化產業園區還在官方微信上推出制作燈籠的視頻和文章,供大家參考、學習。就這樣,在活動中,孩子們受到傳統文化和風細雨般浸潤式的熏陶,文化自信也就慢慢培養出來了。
有人會說,欣賞并了解彩燈文化就好,為何還要手工制作彩燈?因為必須動手,才能融入。在文化多元的今天,傳統文化傳承必須要有“儀式感”和“參與感”。也就是說,要不斷強化人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儀式認知,用親自參與的方式,重新找回“精神坐標”。作為中華文化重要載體的傳統節日,是增強民族文化認同、促進社會和諧的精神紐帶。從古至今,傳統節日與傳統儀式緊密相連,每個節日都有相應的載體,每個節日都有它的價值內涵。正因為這種“儀式感”,不斷累積起人們的情感認同與歸屬,才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潤物無聲中得以流傳。
也正因為如此,自活動開展以來,每年年底,開封全城都會掀起手工燈籠制作比賽之風。
文化之光,照亮前方。近日,記者來到汴京燈籠張民間藝術博物館。在這里,“迎新年 掛彩燈”手工創意制作比賽評委張俊濤告訴記者,自去年12月以來,每天都有家長帶著孩子到博物館找他咨詢彩燈制作的問題。其中一位家長劉女士讓他印象深刻。原來,元旦前夕,看著自己家的花燈大功告成時,劉女士激動地說:“這花燈給我1000塊錢,都不賣。雖然很費勁,但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出謀劃策、制作的樂趣,真的很難得。”從2015年起,劉女士一家就迷戀上了自制花燈。第一年做時,沒啥經驗,做得很簡單,后來就一年比一年有想法、有創意。每年元旦前,做花燈是他們家最隆重的一件事。先討論好做什么主題的燈,然后開始勾畫草圖、購買材料。晚飯過后,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做花燈。“爺爺和爸爸負責做框架,奶奶和我負責零碎的小活兒,兒子把紙糊在上面,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不簡單。”劉女士說,“希望這項活動越辦越好,也希望可以作為我們的家風一直傳承下去。”
孩子們的作品全部上交后,活動主辦方邀請社會各界專家進行評選。評選出來的彩燈在大宋上元燈會會場集中展示,一定會將大宋上元燈會裝點得繽紛絢麗,吸引游客駐足觀賞。
正所謂,文以載道,文以化人。這項活動,之所以能得到如此廣泛的影響,歸根結底還是開封的文化自信和文化引領。為了讓文化自信走入更多的家庭,作為文化產業傳承創新示范區的宋都古城文化產業園區,將深入挖掘彩燈這一百姓喜聞樂見的民俗文化,并致力于將其傳承下去,發揚光大。
文化自信凝聚著一個城市、一個民族的靈魂,但如何走進千家萬戶,如何傳承發展,如何變成更持久的力量和加快文化發展的源泉和動力?作為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的宋都古城文化產業園區一直在探索。2015年,借助“文化+”的強大融合力、創新力,各種要素在大宋上元燈會這個平臺上碰撞交融,催生出精彩紛呈的文化活動,但讓群眾文化活動“唱主角”的基本原則未曾改變。其中,聯合市教育局、市文廣新局在全市中小學、幼兒園開展的“迎新年 掛彩燈”手工創意制作比賽活動,就是宋都古城文化產業園區一個有益的嘗試。
經過4年的努力和探索,如今,“迎新年 掛彩燈”手工創意制作比賽作為一項全民樂享參與的文化活動,在全市已經蔚然成風。就像一位參賽者說的,“每到新年和元宵佳節,不制作一盞集聚全家人智慧的手工燈籠,手都會癢癢”。
構筑文化高地,開封有基礎,未來有希望。數字無言,卻是最有力的見證:2015年,收到孩子們制作的手工燈籠近3000盞;2016年,收到8000多盞;2017年,收到1萬多盞。2018年,我市中小學生參與制作比賽的熱情空前高漲,在參賽條件和制作標準更高的情況下,截至目前收到燈籠11326盞。制作精良、構思巧妙的手工燈籠,必將成為2018大宋上元燈會一道獨特亮麗、活潑生動的風景線。這一組組看似冰冷的數字,一盞盞各具特色的燈籠,折射出古城人民越來越堅定的文化自信,也說明這項活動越來越深入人心并且已經成為一個響當當的節會品牌活動。
每年,“迎新年 掛彩燈”手工創意制作比賽活動啟動后,立即得到全市近百所學校的響應和參與。孩子們積極報名參賽,充分發揮聰明才智,大膽想象,利用各種材料制作出造型獨特、美觀新穎的彩燈:用彩色絲襪制作的荷花燈、用瓶子和勺子制作的菠蘿燈……除了造型各異外,這些彩燈的內容也極富創意,有的體現了生肖文化,有的展現了古城特色,還有的向大家進行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
活動開展的同時,非遺文化、彩燈文化、民俗文化、宋文化等由非遺傳承人、民俗專家等同步向孩子們講授。其中,大家熟知的“汴京燈籠張”第七代傳人張俊濤,每年都會走進學校,向學生講解彩燈文化、民俗文化等,現場向孩子教授制作燈籠技藝。除此之外,宋都古城文化產業園區還在官方微信上推出制作燈籠的視頻和文章,供大家參考、學習。就這樣,在活動中,孩子們受到傳統文化和風細雨般浸潤式的熏陶,文化自信也就慢慢培養出來了。
有人會說,欣賞并了解彩燈文化就好,為何還要手工制作彩燈?因為必須動手,才能融入。在文化多元的今天,傳統文化傳承必須要有“儀式感”和“參與感”。也就是說,要不斷強化人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儀式認知,用親自參與的方式,重新找回“精神坐標”。作為中華文化重要載體的傳統節日,是增強民族文化認同、促進社會和諧的精神紐帶。從古至今,傳統節日與傳統儀式緊密相連,每個節日都有相應的載體,每個節日都有它的價值內涵。正因為這種“儀式感”,不斷累積起人們的情感認同與歸屬,才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潤物無聲中得以流傳。
也正因為如此,自活動開展以來,每年年底,開封全城都會掀起手工燈籠制作比賽之風。
文化之光,照亮前方。近日,記者來到汴京燈籠張民間藝術博物館。在這里,“迎新年 掛彩燈”手工創意制作比賽評委張俊濤告訴記者,自去年12月以來,每天都有家長帶著孩子到博物館找他咨詢彩燈制作的問題。其中一位家長劉女士讓他印象深刻。原來,元旦前夕,看著自己家的花燈大功告成時,劉女士激動地說:“這花燈給我1000塊錢,都不賣。雖然很費勁,但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出謀劃策、制作的樂趣,真的很難得。”從2015年起,劉女士一家就迷戀上了自制花燈。第一年做時,沒啥經驗,做得很簡單,后來就一年比一年有想法、有創意。每年元旦前,做花燈是他們家最隆重的一件事。先討論好做什么主題的燈,然后開始勾畫草圖、購買材料。晚飯過后,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做花燈。“爺爺和爸爸負責做框架,奶奶和我負責零碎的小活兒,兒子把紙糊在上面,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不簡單。”劉女士說,“希望這項活動越辦越好,也希望可以作為我們的家風一直傳承下去。”
孩子們的作品全部上交后,活動主辦方邀請社會各界專家進行評選。評選出來的彩燈在大宋上元燈會會場集中展示,一定會將大宋上元燈會裝點得繽紛絢麗,吸引游客駐足觀賞。
正所謂,文以載道,文以化人。這項活動,之所以能得到如此廣泛的影響,歸根結底還是開封的文化自信和文化引領。為了讓文化自信走入更多的家庭,作為文化產業傳承創新示范區的宋都古城文化產業園區,將深入挖掘彩燈這一百姓喜聞樂見的民俗文化,并致力于將其傳承下去,發揚光大。
作者:校愛玲 通訊員:孫璐
(責任編輯:舒湘苑) 【回到頂部】 【返回上頁】 【關閉窗口】
網友評論
相關新聞
- 萬余盞手工燈籠將亮相2018年大宋上元燈會 2018/1/24 9:11:31
- 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 旅游可持續發展中國觀測點河南觀測站 將增加 2018/1/23 11:18:45
- 開封城墻申請世界文化遺產,今年沖刺! 2018/1/23 9:15:56
- “我們的節日”——2018開封·朱仙鎮年文化節新聞發布會舉行 2018/1/23 8:49:46
- 開封:2018年“雙節”和“兩會”期間旅游安全生產大檢查、大排查 2018/1/22 9:44:58